我校于2008年8月28日搬迁新校至今已近2年一年。这两年在全体师生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努力拼博下,新校开好局,起好步,实现了封闭式管理的开门红,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以及上级领导的和赞扬,新校发展势头良好。今后的五年,尤其是近二年,新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关系到一中未来长远的发展。我们要把握机遇,奋发努力,争创学校。
一、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
创建学校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在《学校的建设》一书中说到:“学校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任何一个自以为是,满足于眼前‘’的学校,落后是必然性的,不进则退是必然规律。为此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一个基本的理念:‘’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自我’应当成为学校及其每一个成员的人生目标。”
这就是我校创建学校的基本理念。
二、学校的内涵和总目标
“学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良的师资,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的层级是指相比的范围所达到的水平,如市级、省级、或,明确目标达到哪一层级水平。
我校争创学校的总目标:分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2011年,力争达到市内水平;第二阶段:2012年—2015年,力争达到省内水平;第三阶段:2016年—2025年,力争成为国内学校。
三、学校建设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意见
这里主要是对、二阶段提出一些具体目标和实施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校园建设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意见
1、校园建设方面
阶段:初步达到数字化、园林式校园;
第二阶段:基本达到数字化、园林式校园;
第三阶段:达到数字化、生态式的园林绿化学校。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方面。利用学校网站建设学校资源库,应用于教育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校园智能卡实现自动考勤、校园消费、安全定位、身份确认、课堂教学以及饭堂订餐等全方位校园数字化应用。
在园林式校园建设方面。按照园林式学校高标准要求,加快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形成绿树成荫的园林学校,朝着生态式的园林绿化学校目标迈进。
2、设备设施建设方面
按照示范高中学校的高标准配足配齐设备设施。新建可容纳3200人的田径运动场看台,看台下面配齐各功能室;新建学校标志性建筑——钟楼;新建游泳池(比赛、训练各一个);整治和完善风采湖,沿湖设置石枱、石凳、石椅及文化景观和绿化。
3、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⑴、建设优美的物质环境文化。新校的物质环境文化建设要着眼于长远,要按照“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来立意布局,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构思,整体规划、合理安排。
一是建设优雅的环境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的设计科学、建筑的布局结构合理、室内美化、室外绿化和环卫的净化等;二是建设高品位的设施文化。主要体现在办公设备、后勤装备、教学和实验装备,如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楼和学生活动场所等整洁和设施;三是建设精品式的方式文化。主要是指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精心布置的教学场所,张贴得体的制度、校规、名言和名画,重要人物(含一中历代重要人物)的画像、碑记、雕塑,以及校史陈列室等。
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既要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设施、雕像等来体现学校的文化特征,又要以独特的风格与文化内涵、导引师生的理念和行为。
新校要按照“人文性、名人性、精品性和启迪性”来建设优美的物质环境文化,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文化育人功能。
⑵、建设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精神状态,相互之间的交往状态以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主要表现为校风。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能帮助广大师生确立远大的志向,伟大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陶冶人的情操;能培育具有科学态度、开拓精神和高尚品格的人才;能形成团结合作、和谐融洽、民主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宽容理解、惩恶扬善的集体舆论氛围。
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是通过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提升的。我校在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中,提了一中人的“四种精神”、“八字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师德精神等。这是我们一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让它在新校生根、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4、和谐校园建设方面
教育的高境界是教育人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与己和谐。即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而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的教育理想和不懈追求。和谐产生美,和谐是指事物的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
⑴和谐发展是文化育人的目标和追求。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的核心,用其教育人,是方法,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和谐发展也是文化育人的理想境界和不懈追求。
⑵和谐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理想境界。和谐发展对学校发展而言:主要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即学校各方面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对教育目标而言:就是把德、智、体、美、劳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做到目标一致、内容接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从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⑶和谐发展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学校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自我的过程。它的发展既要符合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又要符合教师的素质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师资建设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意见
具体目标:
1、按示范高中的标准和省定编要求配足配齐教师。完成三年扩招,规模达到60个班,学生3200人,教职工280人左右。
2、有一大批市、校级骨干教师,各学科都有一定比例,占该学科总人数20%左右;有一批市、校学科带头人、各学科都有1—3人;有一些市、省以及骨干教师、名师、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在全市占有较多数量。
3、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教学风格,且成果显著,著书立说,在省、市均有一定度,深受同行和师生敬佩。
4、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生活指导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有25%以上专任教师学历达到研究生水平。获得研究生学位证或研究生课课程班结业证书。
5、有1—2项、2—3项省级和一大批市级科研或教改项目。第二阶段前完成科研实验,并有在省级以上获奖。
实施意见:
的学校要拥有的师资,师资是学校建设的关键所在。
通过“八项工程”来建设的师资队伍。
1、造就“名师工程”。名师支撑名校,名校出名师。搭建平台,让名师展示才华,上示范课,观摩课、带徒弟、搞培训;提供外出学习交流、开讲座、作报告的机会,极大地扩大度和影响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荐申报市、省及名师、努力造就名师。并以打造名师工程来造就优良的师资群,形成名师效应,人人学名师,个个当名师。
2、锤炼“学科带头人工程”。学科带头人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和组织者,担负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促进学科发展等重要任务。一个学科能否出科研成果,教学质量如何,竞赛能否获奖,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作用。
通过省、市学科组建设和市、省以及学科科研课题实验来提升学科带头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目标管理来锤炼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3、培养“教坛新秀工程”。连续三年的扩招,由原来36个班扩到60个班,需增加几十位新教师。我校年青教师比例较大,是一支充满活力,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借助省、市、校开展“教坛新秀”的评选活动,极大的提升年青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新进一中教师给予目标激励:“一年适应,三年站稳,五年成熟,十年小有名气”。
4、引进“高素质人才工程”。通过学校这几年扩大规模,需要招聘一批教师和市政府给予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特殊政策的机会,大量引进各类人才。如教学上、科研上、竞赛上、比赛上以及管理上的人才,使学校集聚各类人才、提升队伍质量。
5、聘请“外籍教师工程。”我校与美国路易维尔市“鹤庐亚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培训基地,鹤庐每年选派6—8位美国教师,利用暑假对我校师生进行三周封闭式英语培训。同时学校还与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的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可以通过交流,外聘教师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和英语水平。
6、建立“专家资源库工程”。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联系建立我校“专家资源库”。聘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或名人作为我校特聘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开讲座、作辅导、搞培训。同时还聘请省内外一些名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为特聘教师,定期来校指导和研究,借助专家库的优质资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
7、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和专业考试以及听报告,开研究会等各种形式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强化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
8、外派“教师进修学习工程”。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名校进修学习。
(三)、管理建设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意见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陈玉琨教授说,“学校管理的高层次是依靠校园文化来管理。它指向的是学校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学校改进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渗透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一般来说,文化常常以学校办学理念的方式被明确地表达出来。”
为此提出管理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以“文化育人、和谐发展”作为新校办学理念,建设“人文化、多元化、开放化、国际化”的校园文化。
二、加强对外交流,建设开放性、国际性的办学文化。
三、以德治校,依法管校,建设具有我校人文特色的管理文化。
四、强化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科研型的学校组织文化。
五、加强德育科研、构建全员德育、培养“高素质人”的德育管理文化。
六、加强封闭式管理模式的课题研究,探索寄宿制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管理文化。
七、加强现代文明学生的规范要求和养成教育,探索新时期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文化。
八、加强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建设科研文化。
实施意见:
在管理的建设中:一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我校提出的“文化育人、和谐发展”就是用百年积淀的一中文化、一中人精神:一中的校风、一中的教风、一中的学风去教育人、影响人、培育人。和谐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不是齐步走,一刀切,而是和谐发展,有先有后,有所长有所短,达到和谐状态,和谐发展。
二是要有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文化。学校管理要始终围绕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运行。包括制度建设、管理机制、管理行为等。不仅要体现人性化而且要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要把每个成员的全体智慧限度加以开发与整合,形成学校的集体智慧。
三是要有和谐的组织文化。要培育和谐的组织文化,重要的是积极构建学习型、科研型的学校组织文化。
四是要有现代学校管理的制度文化。要完善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导向性又可操作性。
五是要有“崇教厚德”师德师风文化。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继续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水平。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教师的职业感、道德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对教师提出高要求:有较好的教育科学理论功底,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树立追求卓越的学校教师形象。
六是要有以德冶校、依法管校的管理理念。优化育人途径: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现代理念武装学生。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作到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三化建设营造环境美;发展特长营造个性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质量建设的具体目标及实施意见
学校要有质量,这是根本的,是生命线。学生、家长、社会看重的就是质量。
具体目标:
1、努力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高等院校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又有良好个性特长的大量的学生和少数出类拔萃的尖子学生。高考质量三年内达到粤北,每年高考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大学。本科率达70%以上,重点大学率达30%以上,高分层、前十名达到市内。力争2015年达到省内水平。
2、学科竞赛:奥赛系列成绩三年内达到市内、力争2015年达到省内;文体艺比赛和各种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达到省内。
3、有一批省、市科研课题,并获省级以上奖励。
4、有一批省、市级学科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5、形成文科整体优势,理科部分强势。建设强势学科,打造品牌专业,形成特色学校。
实施意见:
1、加大对培养目标的实施力度,向拼茶中学学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抓高考,确保在一中读书有进步、有收获,有提高。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高考全面大丰收。
2、组建奥赛系列教练员队伍和文体艺专项训练队伍,实行目标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3、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艰巨又充满挑战的工作。校本课程要反映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长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要在短时期内开发出完整的课程是有困难的,可从微型课程入手,逐步地完善与形成校本课程的体系。
4、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以课题、教改带动教研,人人搞科研,个个搞教改,形成科研氛围。
5、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课程与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与基本途径,没有科学的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学校间的竞争在根本上决定于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竞争。
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课堂的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探索、新尝试。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学校要加强指导和检查、评价和表彰。
6、加大对校本教材的研发,形成一整套系列较的校本教材。
建设名校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过程,我们在建设学校的道路上,要把各方面目标想得更细致一些,做得更扎实一些,成效更显著一些,不断扩大学校的度和影响力。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工作要让学生更加安心、家长更加放心、社会普遍赞誉、领导充分肯定。把“”的形象不断树立起来,直至深入人心。